3月16日下午,我校全國人大代表、管理學院嚴誠忠教授在參加完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全部議程后,隨上海代表團乘班機返回上海。校統戰部部長王英等前往上海展覽中心迎接嚴誠忠教授,并與嚴教授親切交流今年的參會感受。
(嚴教授履職歸來受歡迎)
“風清氣正”是嚴教授對今年“兩會”最深刻的印象。“不管是黨政領導干部還是普通人大代表,都是心無旁騖地參加會議的各項議程,茶余飯后甚至是餐桌上談的都是關乎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以及百姓民生福祉的重要問題,這種風氣近年來越來越濃厚。”嚴教授還表示,“今年的會議形式簡樸、內容務實,過去的一些繁文縟節少了,而聚焦實際問題的提案和發言討論多了,所以非常有效率”。
作為全國人大上海代表團最年長的成員,嚴教授在參會期間認真履職,堅持參加完全部議程,并遞交了三份意見建議,就高等教育改革、文化事業發展、老齡化社會等民生熱點建言獻策,其政論和觀點也受到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文匯報、工人日報、中國教育報、澎湃新聞等多家主流媒體的采訪關注和報道。
嚴教授最后表示,明年將是自己作為連任兩屆全國人大代表履職的最后一年,要在學習好、消化好本次會議內容的基礎上,做好會議精神的傳達工作,切實肩負起學校師生的重托,努力為學校改革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附:嚴誠忠代表參加2016年“兩會”隨感錄
兩會歸來,激情滿懷
——嚴誠忠代表參加2016年“兩會”隨感錄
嚴誠忠
(資料圖片:嚴教授參加審議并發言)
全國“兩會”在一派奮進和諧的氛圍中先后勝利閉幕了。我自3月2日赴京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第四次會議,半個月中深感獲益良多。在盡心履責、參政議政、交流發言、媒體采訪等活動中,體驗到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活力和優勢;對“新常態”下黨和國家領導核心治國理政的宏才大略和應對機遇挑戰的智慧籌措倍覺振奮。值此“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我們要以“銳意創新的勇氣、敢為人先的銳氣、蓬勃向上的朝氣”,認真貫徹落實會議精神,秉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既當“促進派”以激發正能量,又當“實干家”去做好各項工作,努力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各項目標任務。
身為全國人大上海代表團最年長的成員,我在古稀之年還能與黨和國家領導人集聚一堂、共商國是真是人生莫大的榮幸。會議期間,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上海代表團,同每位代表一一握手致意,更使人特感親切。他的重要講話高瞻遠矚,對上海寄予厚望,暢述毫不動搖堅持我國基本制度和基本國策,沉著應對國際風云變換和國內社會經濟發展的重大問題、全面深化改革的難點問題以及推動創新轉型的關鍵問題,令人更加堅定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黨和政府改革發展舉措的信任、對有效實現振興中華的“中國夢”之信心。在這次充分體現團結民主、求實奮進的大會中,我也時時處處感受到風清氣正、凝心聚智的嶄新精神風貌,從而激發起不辱使命、盡力履責的強大動力。
會議期間,我遞交了三份意見建議,分別涉及高教改革,文化發展和關注老齡社會等問題,已全部被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案接納。我在全團審議有關報告中作了兩次專題發言,在小組審議中作了九次發言,并先后接受十六家媒體的采訪和視頻訪談,不少言論和意見、建議已見諸報端和熒屏。其中,對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的審議與修改意見也有部分被采納,并收到兩院辦公廳代表周強院長和曹建明檢察長的專電致謝。半個月來,我面對面聆聽了韓正書記、楊雄市長、殷一璀主任、應勇副書記等領導對上海發展的言談,覺得他們對“十三五”開好局、起好步,做好排頭兵和先行者,吃準吃透創新發展理念,著力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上海的社會治理上標本兼治,從群眾最急、最盼、最愿的領域著手,辦好上海的事等一系列想法和做法真是既有高度又有深度,值得點贊。
春和景明涌紫氣,神州騰躍譜新曲。當下我國正處于新舊動能轉換期,經濟下行壓力仍較大。但是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已鑄就“發展韌性強、潛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優勢”。李克強總理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只要闖過這個關口,中國經濟就一定能夠浴火重生、再創輝煌”。聯想到我們東華大學的發展,不也正處在歷史的新起點上嗎?讓我們在學校黨政的領導下,師生同心,團結奮進,“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努力開創東華大學騰飛的新局面!